人生下半场,“最难熬”的时间,从50岁这一年开始

  发布时间:2024-06-29 16:13:52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北京各区喝茶资源-北京喝茶外卖VX-北京各区品茶工作室。



俗话说:“月过十五光明少,最难熬人到中年万事休。人生”

月亮过了十五,下半就会逐渐月亏;人到了中年,场的从岁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时间始问题。不然,年开就不会有“中年危机”的最难熬说法了。

普通人的人生中年危机,基本在35岁那年就出现了。下半在今时今日,场的从岁只要过了35岁,时间始甭管你是年开不是中年人,都会逐渐失业,最难熬走向人生低谷。人生

35岁只是下半“开胃菜”,真正的中年危机,还在后头。随着年岁的增长,赚钱难度的提升,养家糊口的压力增大,注定中年人的日子不好过。

尤其是50岁的中年人,如果不在编制内,只能通过打零工谋生,那往后余生的痛苦,也才刚刚开始。50岁艰难,60岁只会更加艰难。

人生下半场,最难熬的时间,从50岁那年开始。



一、人过五十,容易“穷病”缠身。

人生的发展过程,其实是一环扣一环的。20岁的因,成就30岁的果;30岁的因,成就40岁的果;40岁的因,成就50岁的果......

如此环环相扣,造就了这一生的遭遇。在现代社会,普通人的容错率太低了,只要走错一步,就真的一步错,步步错,满盘皆输了。

30岁那年赚不到钱,还拖家带口,大概率40岁那年也没啥钱。40岁的时候一贫如洗,孩子也需要读书,父母也需要养老,大概率50岁的时候依旧贫穷。

对于普通人来说,先苦后甜,不过是鸡汤的安慰。要么走上坡路,要么走下坡路,要么一辈子平庸,才是残酷的现实。

人,一旦被穷病缠身,别说存不到什么钱了,也许连养家糊口都压力山大。要知道,不是每个中年人都有房有车有存款。

绝大多数人,都只是领着几千块的死工资而已。而几千块,在大城市,养家简直就是奢望,更别说养老了。



二、人过五十,会跟身边人产生“隔阂”。

生活琐事的矛盾,还好解决。而观念上的隔阂,就不好解决了。大部分的家庭战争,都从观念隔阂加剧开始。

你有这种想法,另一半有那种想法,夫妻双方想得不一样,自然就会同床异梦,或者日常争执,让关系名存实亡。

父母有这种观念,孩子有那种观念,亲子双方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父母不满孩子,孩子也不满父母,以至于亲如父母孩子,也会反目成仇。

人过五十,孩子也长大了,有可能已经出来工作了。年轻一代人的思想,跟老一代人的思想,注定是存在天壤之别的。

举个例子。父母希望养儿防老,孩子却讨厌成为工具人,甚至连婚都不想结了,只想单身。如此,父母和孩子不就吵起来了吗?

这,仅仅是观念隔阂的冰山一角。如果父母无法跟孩子处理好关系,我想,这两代人的日子都不好过,家庭也会鸡飞狗跳。



三、人过五十,会面临一定程度的“健康危机”。

不少中年人都有参加同学聚会的习惯。他们会发现,聚会的同学,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而越来越少。因为人生无常,总有人中道而别。

别看人均寿命有七十多岁,实际上有很多人,都活不到七十多岁,在四十来岁就没了。A活了45岁,B活了95岁,一平均就是70岁,那A缺少的25岁,不就是B帮他活的吗?

再比如收入,A月入4000元,B月入30000元,一平均就是17000元。那这种平均收入,真的有意义吗?毫无意义。

身为普通人,不要看人均寿命如何,而应该看自己的身体如何。自己身体好,才是真的好。至于其他的,不过是真真假假、假假真真的东西罢了。

一个中年人,穷病加身,那他就只能透支身体赚钱。透支了身体,就会造成健康危机,赚的钱还不够给医药费。“穷病交加”是普通人所面临的大问题。

而造成这个问题的,是“贫穷——透支身体打工——生病——掏空棺材本治病——继续贫穷”的死循环。



写到最后

人呐,不论处于什么境地,都需要学会“未雨绸缪”。对于往后余生,不仅要有美好的期待,还要有最坏的打算。

赚到钱的时候,尽量给自己存一笔养老钱;在平时,尽量学会养生保命,跟万事万物相比,还是自己的身体健康最重要。

至于说跟家人的关系,我觉得,相互包容,相互尊重就好。另一半有他们的命运,孩子也有他们的命运,大家的命运都不一样,何必管太多呢?

所谓“儿孙自有儿孙福,莫为儿孙作马牛。”与其操心别人,不如操心自己。要知道,爱别人之前,首先要懂得爱自己。

文/舒山有鹿
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2岁女童因尿裤子被扇脸扔雨中淋雨,店员冲出来制止:“再打报警了”

    据长沙政法频道,6月26日,四川成都。在一门店门口,一名2岁女童不小心尿裤子,带她的大妈暴怒打孩子屁股和嘴巴,监控显示当时女孩被打哭,还被拽到雨中淋雨,店员邓先生见状大声制止,不要打了,再打就报警了,
    2024-06-29
  • 95后火车司机唐文杰:用拼搏交出“青春答卷”

      入行6年,从一名大学生到值乘京九线及沪昆线部分区段的电力机车司机,95后唐文杰自述,从小在偏远农村长大的自己,开火车是不敢奢望的梦想。  如今,成为一名铁路司机,是“冥冥中的天意”。  2014年
    2024-06-29
  • 增配运力,提高发车频率(2024春运一线)

      重庆南岸区公路客运枢纽站——  增配运力,提高发车频率2024春运一线)  本报记者 刘新吾  在重庆南岸区四公里枢纽站,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,行色匆匆。各个窗口排起长龙,喧嚣一片,好不热闹。  记
    2024-06-29
  • 辽宁沈阳:一线职工有了贴心港湾

      辽宁沈阳建成491个“工间活动站”  一线职工有了贴心港湾  本报记者 胡婧怡  “过去休息时只能在车间找个靠墙地方眯一会儿,现在到‘工间活动站’放松一下,身体和精神都焕然一新。”工间休息15分钟
    2024-06-29
  • 6月27日俄乌最新:朝鲜出兵

    2024年6月27日,俄乌战争进入第855天。过去24小时最大的新闻,是金正恩可能会派遣北韩陆军工程部队参加乌克兰战争。据报道,朝鲜中央军事委员会宣布,作为两国军事联盟的一部分,朝鲜最快将于下个月向俄
    2024-06-29
  • 羽绒服价格差异背后,还有产业之问

      本报记者 任翀  这个冬天,羽绒服热度居高不下,“国产羽绒服价格上千”“羽绒服涨价把市场让给了军大衣”“上海部分品牌羽绒服卖断货”等话题纷纷登上热搜,并引出“羽绒服高定价是否合理”“买军大衣不买羽
    2024-06-29

最新评论